【开头插入最新消息】
最近这几天正好是2025年第三季度收尾阶段,不少公司的运营部门都在忙着整理Q3的数据报告,我一位在电商平台做运营的朋友昨天还在吐槽,说开会时有人把环比增长率算错了,结果整个汇报方向都跑偏了——这种基础又关键的指标,真的不能凭感觉瞎算。
说到环比增长率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:“这不就是和上个月比一下吗?”但真到计算时,有人用错基数,有人搞混时间周期,甚至还有人直接拿本月减上月除以上月就交差了……其实这里面的门道比你想象的要细。
环比(Month-over-Month, MoM)的核心是相邻时间段的对比,比如本月 vs. 上月,本周 vs. 上周,它的科学计算公式是:
环比增长率 = (本期数值 - 上期数值) ÷ 上期数值 × 100%
注意两个关键点:
❌ 常见错误:
“我们本月销售额500万,上月400万,环比增长100万!”——这是绝对值增长,不是比率。
正确说法应是:“环比增长25%”((500-400)/400 × 100%)。
环比最大的价值是反映短期趋势变化,尤其适用于业务波动大、节奏快的场景,
假设某平台8月大促做了1200万销售额,7月是800万,9月回落到900万。
但如果有人直接说“9月业绩暴跌25%,运营策略有问题”,这就是片面解读!
✅ 科学思路:大促后用户消费力透支、退货周期未结束,回落是正常的,更应该对比去年大促后同期的回落幅度(比如去年回落30%,今年25%其实优化了)。
某App本周DAU 105万,上周100万,环比增长5%,看似不错,但上周因为有清明节假期,DAU天然偏低。
✅ 正确做法:环比建议结合节假日、事件等因素对照来看,甚至使用周同比(vs. 去年同一周)或者滚动7日均值来修正偏差。
环比虽好,但不能滥用:
最后提醒一句:2025年第三季度刚结束,如果你正在做Q3复盘,记得环比对比的是Q2(4-6月)的数据,别搞成去年同期的了——这种错误真的常见又尴尬😂。
(注:本文计算逻辑与案例参考2025年9月常见业务分析场景)
本文由 鲍寻双 于2025-09-02发表在【云服务器提供商】,文中图片由(鲍寻双)上传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;作者观点、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;若有图片侵权,请您准备原始证明材料和公证书后联系我方删除!
本文链接:https://cloud.7tqx.com/wenda/826637.html
发表评论